理性看待“高考状元”

28-365365体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8月05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又是一年高考,每逢高考过后,有关“状元”的报道见诸于各大媒体报端,学校纷纷贴出“喜报”,卖力吆喝本校600分以上考生人数,一本上线人数,二本上线人数,同比增长率等等,以便在即将到来的招生大战中赢得先机。“状元”们也频频接受媒体采访,传授自己的“学习经验”;酒店、餐馆纷纷推出“状元宴”吸引眼球;网上高价叫卖“状元笔记”、佛门寺院推出“状元香”;更有甚者,湖北来凤县一所中学为该校一名高考理科状元学生立碑纪念,引发全国热议。

  之所以热捧状元,是因为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单一的以分数作为评价体系的核心,催生了教育部门、学校、社会对状元的过度崇拜,尤其是学校,认为出的状元多,上线率高,即是教学资源优质的体现、即是教学质量高的体现、即是教书育人能力强的体现,就能为招生、择校增加最重要的砝码。但当谈到培养状元的经验时,家长们却都把功劳放到了学生自己身上,纷纷表示“没怎么管他,让他自由学习”、“爱听音乐爱玩,从不熬夜看书”、“学习之余玩玩游戏,劳逸结合”等等,是不是给学校所吹捧的优质教育狠狠的扇了一巴掌呢?

  诚然,高考状元是高考的优胜者。没有超人的实力和超乎寻常的发挥,像抓彩票似的弄个状元当当,那几乎没门。但对高考状元给予鼓励和掌声的同时,应该掌握好度。过度热捧高考状元,一来给其他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走向极端。四川复读女生因高考成绩与本科相差6分,竟写下遗书后割腕喝农药自杀身亡。湖南18岁高考考生因与一本相差十几分只能上二本,选择了从14层楼跳下结束生命。安徽考生三次高考失利导致精神失常,离家出走长达十年....难道高考失败就没有其他出路了么?分数低就代表自己能力不行么?心理素质竟脆弱到如此地步,应试教育难辞其咎。二来会给状元们带来一种优越感,容易产生骄傲情绪,从而忽略了对其他能力的培养。四川凉山某县理科状元刘宁,在中国科技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便开始沉迷网络,最后竟在街上流浪。中央教科院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鲜有成为社会顶尖人才,大部分人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对高考状元应当理性看待,热捧高考状元更应该适可而止了,高考只是人生的一个驿站,在今后的大学生涯中,优秀的人才比比皆是,状元们一旦产生情绪落差,更易走向极端。我认为“状元”和“优秀”并不能划上等号,高考状元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顶多是个“分数状元”,单一的考核评价体系,心理教育、道德教育、人格教育的缺失很难让学生成为一名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很难去应对未来所遇到的种种挫折,我们的教育不仅要培养“分数状元”,更应该培养“道德状元”、“素质状元”,从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是该给“高考状元”降降温了。一是要理性对待,不过分吹捧。媒体应该多挖掘状元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及心酸,传播正能量,引导学生养成吃苦耐劳、勤学刻苦的学习观。二是要完善教育评价体系。完善教育部门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制度,不再单一的以升学率、上线率、分数为核心,可以增加“学校心理课堂开设比例”、“师风师德”、“义务劳动、志愿服务、助人为乐、才艺”等方面的指标,综合考评学校及学生,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三是要强化素质教育。学校应加大文艺、体育等课程的比重,开设心理咨询课程,广泛通过宣传栏、广播、条幅开展素质教育宣传,设立“助人为乐奖”、“道德模范奖”,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四是要扩大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鼓励高校自主招生、个性化招生,对一些“偏才”、“怪才”予以重点考虑。五是要多关注落榜考生,加强对落榜考生的关怀,防止产生极端思想,加强心理辅导,合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应对人生中挫折的能力。(都昌县人大 邵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