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8-365365体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7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民主和法制建设要抓紧进行。许多群众和青年学生希望加快民主、法制建设,他们的要求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各项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都需要继续完善和发展,以保证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工作能够充分体现人民的利益,保证各级干部置于人民群众的有效监督之下。但是,我们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决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轨道,决不能引进西方资产阶级的那套所谓民主、自由的制度。全部中国近代史证明了它们在中国的破产,这次动乱也充分说明,想那样做,结果只能是天下大乱。

  这次学潮的事实还表明,一些青年学生和群众对民主缺乏正确认识,法制观念相当淡薄。有的人所要的“民主”,实际上是无法无天的极端民主化,是无政府状态,同民主根本不是一回事,是对民主的反动和破坏。他们所主张的极端民主化,即使在西方国家,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也都是行不通的。

  《在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上的讲话》(1989年6月24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552-553页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和任务,是党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建国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已经基本有法可依。同时要看到,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障。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必然危害社会主义民主。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要继续完善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立和健全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程序和制度,扩大同群众联系、对话的渠道,提高公民参政意识,保证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在国家生活、社会生活中得到切实的体现。这同经济的发展一样,是我们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我们的民主法制建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和轨道有领导有秩序地逐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某些做法,但绝对不能照搬。我们必须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极端民主化、无政府主义的界限。极少数人鼓吹所谓的“精英”政治,鼓吹政治多元化、多党制,其实质是要把广大人民群众排除在民主之外,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地位,用资产阶级共和国取代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极端民主化与无政府主义思潮在中国有比较广泛的社会基础,对我们的事业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很容易为极少数反动分子所利用。我们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制这种思潮的泛滥。这样做,正是为了保持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权利,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健康发展。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9年9月2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625-626页

  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法制,是我们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也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一再强调,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要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民主的旗帜。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二十八年,争得了人民民主;建国后四十年,领导和组织人民当家做主。当然中间也有过曲折。近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个客观事实是谁也抹煞不了的。顽固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诬蔑我们“不要民主”,实际上他们要的是资产阶级民主,是“多党轮流执政”、“三权鼎立”、“西方议会”那一套,目的是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把广大人民群众排斥在民主之外,而由他们少数“精英”来统治。我们批判他们这些谬论,绝不是不要民主,而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90年3月18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940-941页

  对民主、自由怎么看,在我们的一些青年人中,在我们的一些干部和知识分子中,还需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九八九年动乱中,我接触过一些大学生,给我一个印象,他们中有的人一方面受了西方民主的影响,向往西方的多党制、三权鼎立等等;另一方面,受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说明,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是很重要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的基本方针,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

  《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990年3月18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941页

  世界上只有具体的、相对的民主,没有抽象的、绝对的民主。民主属于上层建筑。实行什么样的民主,取决于国家和社会制度的性质。社会主义民主同资本主义民主有着根本区别。民主建设是一个过程,它的发展程度,又同一定的经济文化状况相关联。我们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为争取人民民主而斗争。现在,我们仍然在为逐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进行不懈的努力。在共产党领导下,人民当家作主,建设和管理自己的国家,这是社主义民主的核心内容。

  《爱国主义和我国知识分子的使命》(1990年5月3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049页

  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同时致力于其他民主制度的完善。

  《努力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990年6月1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131页

  马克思说过,阶级斗争不是他的发现,他的新贡献是无产阶级专政。历史经验表明,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以后,只有实行和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才能维护本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维护自己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益。在我国,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就是实行人民民主专政。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主和法制建设。……

  在人民内部实行广泛的民主,对人民的敌人实行专政,两者是统一的。要继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继续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惩处违法犯罪分子,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良好秩序。

  《在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闭幕时的讲话》(1990年12月30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第1434-1435页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必须坚持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不能削弱和放弃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能搞西方那种议会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能削弱和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不能搞西方那种多党制。我们应该牢牢把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这些基本要求,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和国家长治久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641页

  我们的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革,是对存在弊端的原有体制的革命,目的是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增强生机与活力。在加快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其同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相适应,并做到互相促进。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西方国家一些人关注这个问题,是有其政治意图的。我在会见一些西方来宾时,坦率地说明了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任务和意义,毫不含糊地告诉他们,中国决不会搞多党制、议会制,不会走西方议会民主的道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将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继续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我们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目的,就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利于取得和保持一个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

  《深刻领会和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精神,把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搞得更快更好》(1992年6月9日),《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2076-2077页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主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1页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保证问题上,强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的保证,又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时代内容。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12页

  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相适应,必须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绝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是我们的一项根本制度。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没有民主和法制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我们应当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方面取得明显进展,以巩固和发展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保证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8页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充分发挥各类专家和研究咨询机构的作用,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切实发挥职工代表大会、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作用。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9页

  机构改革,精兵简政,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任务,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目前,党政机构臃肿,层次重叠,许多单位人浮于事,效率低下,脱离群众,障碍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统一认识,按照政企分开和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下决心对现行行政管理体制和党政机构进行改革。

  《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1992年10月12日),《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29-30页

  我们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阔步前进中的中国与世界》(1995年7月13日),《人民日报》1995年7月14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0页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行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1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1页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社会主义愈发展,民主也愈发展。我们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规律,不断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使它在二十一世纪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34-35页

  世界上的民主,都是具体的、相对的,而不是抽象的、绝对的。任何一种民主的本质、内容和形式,都是由本国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并且都是随着本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的。我们的社会主义民主,是全国各族人民享有的最广大的民主,它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和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护人权。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87页

  要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党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作出的重要决策。我们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在党的领导下,发展人民民主,健全国家法制,改革政府机构,改革领导制度和干部制度,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政治体制改革要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文化发展相适应,有步骤有秩序地向前推进。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8年12月18日),《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第687-688页

  政治体制改革很复杂,每一个措施都涉及千千万万人的利益,要分步骤、有领导、有秩序地进行。

  《在全国社会治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01年4月2日),《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303页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必须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巩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辨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我们要发展的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决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要着重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讲话》(2002年5月31日),《人民日报》2002年6月1日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必须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有利于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坚持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正确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要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各级决策机关都要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建立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和社会听证制度,完善专家咨询制度,实行决策的论证制和责任制,防止决策的随意性。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2年11月8日),《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编

  2003年6月

(来源: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