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

28-365365体育在线   发布时间:2015年12月09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5年监督计划安排,市人大常委会农工委组织开展了对我市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的专题调研。在听取全市扶贫开发工作汇报的基础上,92123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吕斌率部分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及农工委、市扶贫和移民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对修水、都昌、永修三县开展扶贫开发及精准扶贫工作情况进行了重点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农村扶贫开发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立足贫困地区实际,以精准扶贫为主线,全力推进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基础扶贫、科教扶贫、保障扶贫、社会扶贫等各项工作,减贫取得一定成效。据统计,我市农村贫困人口,已由2012年的45.34万人,下降到现在的 30.3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2.18%下降到8.2%。近三年共解决了1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重点贫困县修水、都昌两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达到15.8%,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5个百分点。在全省扶贫开发工作考评中,我市连续三年荣获第一。

  一是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市委、市政府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县(市、区)年度目标管理责任考核体系高位推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门召开扶贫和移民工作会议,先后制定出台了《九江市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方案》和《关于全力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实施方案》,逐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支持、社会帮扶”的组织构架和“规划导向、项目载体、上下联动、分工定责、齐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在帮扶模式上,形成了市领导、市直单位、县直部门三级对口帮扶的工作格局。为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市财政从今年起每年新增2000万元资金用于精准扶贫。

  二是产业扶贫因地制宜。按照“一塘鱼、一亩果、一棚禽(畜)、一处景、一个人”的“五个一”发展模式,我市将产业扶贫作为帮扶困难群众脱贫、增收的主要途径,变“输血”为“造血”。全市近三年投入产业扶贫资金8040万元,整合其他资金3.58亿元,扶持产业项目1723个,受益贫困人口达12万人。修水县马坳镇黄溪村秉承“农业产业化、土地园林化、耕作机械化、住房城镇化、农民工人化”的“五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初步实现了“四有”愿景:“家家有资产、户户有股份、人人有就业、年年有分红”。永修县结合农业产业化布局和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点,积极打造“山区一片果树、沿路鸡鸭羊兔、湖区鱼虾满库”的扶贫产业布局,加快了当地贫困群众的脱贫致富步伐。都昌县2013年出台了《扶贫到户产业发展贷款担保试点方案》,安排贷款担保及贴息资金400万元,帮扶贫困地区种养大户500多户。

  三是搬迁扶贫彰显特色。针对居住在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生态保护区的贫困群众,我市积极推进搬迁移民扶贫。2013年以来,全市投入资金15.97亿元,已完成一万余户、近五万人移民搬迁,其中进城入园安置3万余人,建设集中安置点62。修水县探索创新的“两分两换六联动”模式(“两分”即移民宅基地与承包地分开,“两换”即以宅基地换住房、以土地承包权和山林经营权换保障,“六联动”即联动推进就业保障、户籍制度、社会管理、土地流转、金融服务、公共服务六项改革),将整体移民搬迁与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考虑,其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搬迁扶贫工作也属独树一帜,得到了国家、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

  四是扶智脱贫成效初显。我市坚持扶贫与扶智并重,把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和就业技能摆在重要位置,通过整合“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着力推进扶贫培训和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自2009年起,市扶贫和移民办在深圳技师学院开办“九江扶贫班”,选送修水、都昌等地贫困户子女600多人参加培训,毕业后可解决深圳户口并实现就业;在九江职业大学、九江技工学校设立“特色扶贫班”,开设普通话教育、速录员、数控和幼教等四个专业。目前我市共投入资金990万元,培训贫困地区群众近13000人次,初步达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转移一批、造福一方”的效果。

  五是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在实行市级领导包乡、市直单位包村、干部帮扶到户开展定点帮扶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界参与贫困人口的帮扶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大扶贫”工作格局和社会氛围。我市自2013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帮扶“读不起书、治不起病、住破烂房”贫困家庭的“三个一”主题活动;2014年开展的“帮百企、进千村、联万户”活动中,全市12000多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连心,筹集帮扶资金和物资合计4800余万元。永修县艾城镇西津村采取“党员+合作社+产业+贫困户”的基层党建、扶贫和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整合扶贫资金和社会资本组建养兔专业合作社,党员干部和经济能人带动当地百余户贫困群众共同致富。

  二、存在问题

  中央明确提出,到2020年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人口,所有贫困县都要“摘帽”。就我市而言,仍有1个国贫县、1个省定贫困县,其中修水县贫困人口10.53万,都昌县8.16万,两县贫困人口占到全市贫困人口的62%,未来五年仍是我市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三五”全市还有333个贫困村,脱贫致富、同步小康任务艰巨。因此,通过调研,发现工作“短板”,谋求解决对策,成为我市扶贫开发工作当务之急。

  1、脱贫成果巩固难。从调研所到的三县情况看,贫困人口致贫、返贫因素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使得脱贫成果难于巩固。自然灾害、市场风险、因病或就学等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脱贫农户又返贫的情况时有发生,增加了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的不确定性。以修水县为例,对该县贫困人口致贫返贫原因进行分析,因缺技术资金劳力占45%,因病因残占31%,因灾、因学分别占12%5%,其他原因占7%,常年脱贫又返贫人口在1万人左右。

  2、扶贫精准度不够。一是有的地方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底数不够清、指向不够准、针对性不够强的问题。近几年虽已建立贫困人口档案,但缺乏科学的动态管理方法,瞄准贫困人口建立“一户一策”的帮扶机制不够完善。二是个别地方工作上想出成绩,而扶贫资源又有限,就出现了种好“路边花”的情形,忽视了边远地区的贫困群众。三是有的地方在推进“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模式时,对建立健全“大户”与贫困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重视不够,导致有的扶贫项目未能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3、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一是扶贫开发所涉及的部门工作联系、协调、对接不够,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二是有的地方在扶贫资金分配和使用上,还存在撒胡椒面的现象,集中力量和资金解决深层次贫困问题的合力不足。三是扶贫点和村建点尚未整合,导致定点帮扶单位同时在两个县包村挂点,分散了帮扶力量,增加了扶贫成本。四是少数条管单位开展帮扶比较消极被动,没有实施扶贫项目或实施进度缓慢。

  三、对策建议

  1、以精准识别施策为切入点,力求号准“贫脉”。严格按照收入标准和“七步法”等程序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析致贫原因,科学划分贫困村、贫困户类型,建立健全贫困人口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做到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大力推进保障扶贫和教育、医疗扶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要纳入农村低保制度覆盖范围,实行社保政策兜底脱贫。

  2、以增强内生动力为突破口,力促斩断“贫根”。一是加大产业扶贫力度。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推动作用,结合当地农业产业化布局和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禀赋特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因地制宜选准产业项目,大力推进“一塘鱼、一亩果、一棚禽(畜)、一处景、一个人”的“五个一”工程,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依托修水、都昌等县的丰富旅游资源,加快河湖、村庄整治和旅游景区、线路建设,大力发展红色、乡村、休闲旅游,使之成为贫困地区群众增收的又一项重要来源。二是加大搬迁减贫力度。继续探索完善修水“两分两换六联动”搬迁扶贫工作模式,坚持将扶贫搬迁与城乡统筹、进城入园、镇村联动结合起来,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在就业保障、惠农政策、土地管理、户籍制度、公共服务等方面主动作为,共同破解搬迁扶贫难题,充分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切实做好搬迁移民的后续帮扶工作。三是加大扶智脱贫力度。继续依托“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等培训资源和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将贫困户及其子女培养成为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脱贫主力,并充分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3、以优化工作机制为主抓手,力争摘掉“贫帽”。一是完善精准扶贫的部门协作和监督考核机制,建立扶贫资金违规使用责任追究制度,加大工作合力,加强督查问责,确保到2018年全市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重点贫困县脱贫摘帽。二是完善资金保障、整合机制。各级财政要发挥财政专项资金的主导作用,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切实保障精准扶贫工作有效推进。金融部门要积极推动贫困地区开展扶贫贴息贷款和小额信贷、助学贷款、残疾人康复扶贫贷款以及特色农业保险,多方面拓宽贫困地区融资渠道。加大部门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单位包村挂点实行扶贫、村建、新农村建设合并推动,实现资金使用绩效最大化。三是探索创新社会帮扶机制,着力拓宽帮扶途径,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